近日敗家物

DSC_4698_s.jpg
為了要出門旅行,還有滿足個人的私慾,所以從今年3月份開始,就陸陸續續買了一票東西。
計有:22吋行李箱、數位相機、可放筆電的大型背包、平日用的包包、數位相機的配件(包包和腕帶)、機械鍵盤一隻
金額嘛……不要問,很恐怖。

DSC_4709_s.jpg
最早買的是這個,Rimowa Salsa Deluxe 22吋(咖啡色)。
當時歐元跌超低,所以沒有在台灣專賣店買,而是委託代買從德國直接購入。
拿到的時候覺得有點小,不過今天拿出來拍照的時候,又覺得它比我印象中長大許多……
顏色是非常低調的咖啡色,在光線不強烈的地方看起來跟黑色差不多,但是表面會折射出略帶紅色的光彩。
輪子嘛~當然是360度的滑輪囉!
我還特地買了四個輪子的新版本,舊版22吋只有兩輪而已,雖說兩輪比較便於上下手扶梯(不易滑動),但是我比較重視機動性。
拉桿的部分是半自動,要拉長的話要先按壓才會彈出部分,之後再手動拉長,要縮回也是要按壓按鈕;有點擔心用久了會壞,不過反正有保固……
這邊沒有拍到內裝,跟之前買的台製行李箱比起來,Rimowa除了十字交叉的固定彈性繩外,還多了硬板;
內部則平均分為兩半,網袋不是在上蓋而是位於兩邊硬板的外側,而非常見的只能放小物品,具備網袋的上蓋、容量較大的底部這樣的組合。
兩邊的連結處關節也有包裹布料,質感非常不錯~
很期待帶著新行李箱出去玩!
DSC_4704_s.jpg
接著買了隨身包包,因為這次還是要背筆電出門,當然是買後背包,對我的肩膀負擔會比較小。
這個是Targus 音樂青蛙包 V2(黑色)。
拿到的時候覺得「救命好重」(1.63KG),不過其實背在後面沒有啥感覺。樣子是有點陽剛啦!但是我喜歡有很多口袋的包包,這樣東西才能分門別類放。
更不用說它有遮雨罩、背後有做重要物品的小袋,筆記型電腦獨立分層,一整個對我的胃口。
買的時候也是遇到特價,所以又稍微便宜了一些~
中間還買了Cherry G80-3000茶軸(黑色、中文刻字)的機械鍵盤。
超好打,我快哭了。拿到了之後會很想打字,所以有陣子拼命地在聊天、寫傳奇之類。
就算是現在,也覺得充滿了前所未有的舒適感。
不過,打了一陣子之後,我覺得我可能買黑軸會更適合,雖然人家說黑軸不適合女生……
DSC_4702_s.jpg
然後是這個,Pixy輕軟品牌掛飾包(咖啡棕)。
其實二月的時候就在嚷著要換通勤的包包,可是總是找不到滿意的。
要買夠大的包包(至少裝得下A4資料夾),喜歡的外型,不是太重,就是太貴;夠輕的又沒有喜歡的樣子。
最後決定捨棄第一順位貴到不行的包包,改買Pixy囉~
皮比我同樣是仿皮的LUKA包包薄一點,不過質感算是不錯,也沒有什麼奇怪的藥劑味道。
吊牌的部分有點重,東西沒有裝那麼多的時候,會讓包包整個垮掉,讓我有點想要拆掉它。
沒有底板,所以東西如果裝太重的話,包包的形狀會變得很微妙……
讓我最不習慣的地方是,外側口袋提起來之後,開口位置會因為飾條(硬皮)的關係而變成在上方,
袋子的本身則在側面,開口又不大的狀況下,造成取物不便的狀況,讓我這個習慣把悠遊卡放在包包外側的人,只得提早把卡片拿出來。
(之前有次到了刷票機口才拿,還讓後面回堵了一陣子)
內側的拉鍊口袋也有類似的狀況,雖然開口做得比較靠上,讓旁人沒有辦法輕易地打開偷取物品,
但是,對身為袋子主人的我來說,也同樣不好拿orz
其他就沒有什麼好挑剔的地方了,輕、夠大,顏色也挺好配衣服的。
八月之後就會換成背這個包包上班。
DSC_4699_s.jpg
最後購入的則是RICOH GR DIGITAL III跟配件。
GRD3的部分在上一篇blog有講過了,這邊就不再贅述,是台輕巧、功能強大的好相機。
相機包則照慣例沒有買原廠,而是尋找自己喜歡的包包來做搭配。
GRD3的大小比一般DC來得大,找包包的時候有點艱辛,喜歡的包包常常不夠大……
最後找到了之前小嵐買來裝D80單眼的同一家(ACME MADE),單眼相機搭配了The Lunch Box包的白色,
隨身機也就搭配了同樣花紋的The Pillow Case
雖然是白色,不過外側是滑面的塑膠質感,所以除了刮傷之外,不用擔心髒汙的問題。
以上就是這半年的敗家歷,知道這些東西多少錢的,請不要跟我媽媽說XDD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