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有拍製作過程,所以就拿來當一篇blog發……(喂喂)
VOCALOID外拍@ 2008.04.12 實踐大學(前夜修羅慣例)這篇已經有提過一點了,
所以這邊就簡單介紹一下,主要請看圖。
另,蔥的葉子其實是管狀的,不過這邊為了方便造型,我做成平面的(好吧!我坦承是因為已經剪了泡棉,寬度來不及改……所以……它是蒜!)。
材料很簡單,只有綠色的泡綿、白色不織布、針線、剪刀而已。
先規劃一下想要的蔥白、蔥葉子粗細跟長度(這邊我寬度估計錯誤所以只能做平面,後來才想到應該做成管狀),然後把泡綿跟不織布剪開。
我對手工很不在行,不會隱形針法,所以蔥白是反面縫的,用平針縫把兩邊縫好,然後從內往外整個翻過來。
因為縫得有點歪歪扭扭,反過來以後長得很像油條……
但是沒關係,等一下塞入填充物後會變正常(應該XD)。
開始把填充綿塞入蔥白,梳子是我用來輔助的工具,這蔥太長,填充綿不太好裝。
裝好以後就變成圖下方白白胖胖的樣子啦!
很無聊地做著蔥身體中間的維管束……
一樣是用不織布來做,剪適當寬度的不織布,對折後捲起成螺旋狀,然後縫好,以免散開。
之後再裝入蔥白的下端,縫起或是像我一樣偷懶……用雙面膠固定。
雙面膠固定有壞處,布面不容易黏牢,所以填充綿裝太多時,維管束會很容易自下端被彈出。
蔥的葉子,基本上我是直接裁一大塊泡綿,分成三等分但尾端不剪開,然後用沒剪開的那端,圍在蔥白外頭,縫合。
但縫好以後發現這樣立不起來(整塊圓筒狀的時候是可以的,但剪開後變成片狀,強度減低),所以出外買了#22鋁線。
將鋁線折成U字型後,鈍端像圖上這樣貼合在泡綿上,尖端則直接刺進蔥白填充部份。
之後再剪另外一片泡綿,兩片用雙面膠黏起來,要用縫的也是可以,不過泡綿跟雙面膠還頗相愛的,可以黏得頗緊,趕時間可以直接用。
(之後外拍我一直亂扭葉子,也沒有劈啪開的狀況)
如果要做圓筒狀的蔥葉,一般厚度的泡綿貼合兩片泡綿並捲起之後,應該就不需要鋁線了(除非蔥葉很長,才需要用鋁線補強)。
不過圓筒蔥葉的鋁線,可能需要繞S型,這樣在碰撞的時候,蔥的形狀比較不容易跑掉。
完成之後的樣子(照片感謝阿Ken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