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也都知道,這世界上的工作有很多已經是由機器代勞,能夠長時間工作、不會鬧情緒、一個指令一個動作的機器,成為企業主的新寵。
很不幸地,我的工作也是一樣。才進公司一年半,機器分析師的數量就從三隻變成七隻,較為簡單,只需要比對某些關鍵元素的工作,就被機器搶著做掉了,而很不幸地,由於我們對抗的也是機器,所以通常機器分析師寫掉的東西,業績都比人寫得好(雖然也可以說因為它們處理的量和速度比人更多更快)。
不過,前幾天看到了刊在Mr./Ms. Days上的這篇文章--玩遊戲,做研究突然覺得,其實人類還是有點希望的。
好些年前,電腦「深藍」打敗西洋棋棋王卡斯巴羅夫的新聞,讓我對於「電腦取代人類」這種可能產生的未來開始有了警惕。可是,仔細想想,電腦的「思考」其實只是一種運算,經過收集各項數據後,推測出最終結果,和人類大腦、個性、環境等種種因素而下的決定,實在大有不同。深藍的成功,並不是它本身的成就,而是背後無數個人腦的共同合作(而且我也有點好奇,深藍如果以同樣的程式跟另外一名棋手對弈的話,結果會是怎麼樣?可惜深藍在打敗卡斯巴羅夫之後就退役了。有沒有一點打贏了就跑的感覺?)。
所以人類其實還是有不可取代性的,畢竟要怎麼「運用電腦」這部份,其實是人腦才能想出來的東西,而人腦才能擊敗人腦。有人想出了利用CAPTCHA來辨別機器或人類,而成功地阻擋了部份機器大量註冊的問題,但是,又馬上有人利用「大量人力」來進行破解,不管是請人專門來輸入這些字符,或在色情網站上放這樣的東西,讓使用者(為了看圖片)「自願」免費地幫你輸入,甚至是搜集大量的CAPTCHA圖片後再讓機器去比對(最近的ClickClickClick(點點點)小遊戲,日本就開發了這樣的考古題兵器),都是這樣的例子。
當然,如果一個人只會點點點的話,還是會被機器取代的就是了。
那麼,我,會不會被電腦取代呢?會寫文章不算是不可取代的部份,君不見連專訪都有雜誌專訪產生器了嗎?X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