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貿中心 World Trade Center

總結:哭了又哭,哭了又哭。

以下有雷。

我很容易被「災難片」感動,當初看鐵達尼號的時候,哭的點也是沉船前,船上的人們話別的那個場景。
不管是九一一事件、九二一地震,我只要看到新聞畫面,就會想到不知道有多少人死掉,然後不知不覺淚流滿面。
這部片子,剛好就是這樣的片子,而且,是站在「警務人員」的觀點來看的,更不用提我會有多少感觸。

九月十一日早上,本來對港務局的分隊長John McLoughlin來說,是個再普通也不過的日子,
他一樣在早上三點二十九分準時起床,開著車,前往紐約港務局執勤。
對於同屬於港務局的很多同仁來說,這一天也是個很普通的執勤日,巡邏各哨站,趕趕流浪漢、找尋失蹤的小女孩等等。
正確點講,這「本來是一個普通的執勤日」,
直到被招回總局,前往被攻擊的世貿中心一塔進行人員疏散為止。

電影很體貼地,沒有拍出飛機撞上世貿中心的畫面,可是,我光是看到世貿中心半腰上的空洞,回想起當初的心情,馬上就不小心哭了。
對警務人員來說,救人、確保市民的安全,是第一要務,這也是國家付薪水請他們來做的「工作」,
所以,當大樓人員忙著疏散的時候,一批又一批的警消人員,卻持續進入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地區。
怕嗎?老實說,誰不怕。可是,這是工作,
而一個警察,若要對得起胸前那塊閃閃發亮的警徽,就該堅守自己的崗位。

當然,不是所有的好人都能得救,也不是只要意志堅定,就能存活,
只是,當處在倒塌的大樓當中,面對時不時的爆炸,身體上的疼痛……信念,的確是重要的條件。
John McLoughlin和William Jimeno在瓦礫堆下,靠著彼此信賴、鼓勵而存活下來了。

有人說,這個故事把這兩人塑造成「神話般的存在」,
忽略了超過2700人因為這場悲劇喪生,而其中,大部分的人,都是警消人員。
鏡頭的確是放在這兩位及他們的家人身上,不過,我看到的,是他們兩個、隨後投入救援的人所代表的「互助精神」。

畢竟,這部電影讓我回想起曾看過的911事件紀念徽章,
上面刻著全副武裝的警消人員,還有一段文字:
We go in when they go out.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